tags: 藏象/脏 肺 肾
pages: 086 087
肺与肾的关系,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、津液代谢及阴阳液互资三个方面。
肺司呼吸,肾主纳气。肺气肃降,吸入清气,下纳于肾;肾纳清气,以维持呼吸深度。故称“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
。若肺气久虚、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、摄纳无权,常互为影响,以致出现气短喘促、呼吸表浅、动则气喘、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病机变化。
肾为主水之脏,升清降浊,清者上达于肺,浊者下输膀胱。具有气化功能,其气化作用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始终。肺为水之上源,通调水道,宣发津液外出腠理为汗,肃降水液下行至肾和膀胱。肺肾两脏,相辅相成,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与排泄。病理上,若肺宣降失职,水液不能下输到肾及膀胱,则出现尿少、水肿;或肾的气化失常司,水气内停,寒水上泛射肺,可致津液代谢障碍,聚水而成痰饮,或发为水肿、尿少、咳喘不能平卧等。故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
说:“其本在肾,其末在肺,皆积水也。”
肺与肾母子相生,阴液互资,称为“金水相生”。水能润金,肾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,肺阴依赖肾阴滋养而充盛;金能生水,肾阴亦赖肺阴的不断充养,肺金为肾水之母,肺阴充足,下输于肾,使肾阴充盈。若肾阴不足,不能上滋肺阴;或肺阴亏虚,久虚及肾,可出现干咳少痰、声音嘶哑、潮热、五心烦热、颧红盗汗、腰酸耳鸣等肺肾阴虚之证。